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学界要闻
 
书评二:《高科技时代社会发展
书评一:《高科技时代社会发展
序《现代汉语语用调查与教学研
求学之方与治学之道——评《邢
总序:《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智库
多面的诉求与单维的指向——述
当景观遇上网络——评林瑛《网
 
诗词曲联语格律小讲
《阅读、写作、翻译相结合的文学翻译教学》
《复句研究评论集:全2册》
《现代日语句式研究》
《乐感从哪里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研究》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书推介:《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2-12-26   访问1688次:【字体:  

书名:《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作者:唐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2.12

定价:56.00元

ISBN:978-7-5100-1240-2

出版时间:2012.12

作者简介:

唐踔,湖南省永州市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法学博士,贺州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副教授。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广西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的会员。近年来,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篇,并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文摘报》、人民网、新华网等转载。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曾先后被邀请出席“2009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北京年会”、“2009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2012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2010第三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2011广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以及“2011广西第四届文化论坛”、“2012广西第五届文化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

内容简介:

对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基本架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分析、探讨了“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这两种典型的马克思“世界交往”形式;从空间的视角对马克思“世界交往”思想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探索;从生产力、资本、世界市场、“世界文学”、共产主义等五个维度分析和探讨了马克思“世界交往”思想与当代“全球化”思想的共性;深入探讨了“世界交往”与“跨越”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实现三个方面的问题,着力挖掘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理论意义;从“世界交往”的视角探讨和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球化、中国政治发展、国家经济安全、民族文化安全、中国“和谐世界”外交等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目  录:

引言001

一、问题的提出001

(一)选题缘起00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007

二、文献回顾014

(一)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研究现状014

(二)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017

(三)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未来的研究趋向018

三、本书的创新点019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观:范畴与涵义021

一、“交往”何谓021

二、马克思“交往”观的基本内涵024

(一)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024

(二)交往和生产互为前提025

(三)意识和语言是交往的产物026

(四)资本与交往密切相关027

(五)货币作为交换的尺度027

(六)交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028

(七)交往的世界化是交往活动扩大的必然结果029

(八)交往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029

(九)人类只有在交往中才能生存和发展030

(十)交往促使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与消亡031

三、交往类型(形式)的多重维度032

(一)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032

(二)人与自然的交往032

(三)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033

(四)地域交往与世界交往034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基本架构036

一、何谓“世界交往”036

二、世界交往理论的形成038

三、世界交往的领域039

(一)经济交往039

(二)政治交往040

(三)文化交往041

(四)社会交往042

四、世界交往的形态(形式)043

(一)国际分工043

(二)世界市场045

(三)国际战争046

(四)向外移民047

(五)对外贸易048

(六)近代外交049

(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49

(八)世界革命049

五、世界交往的特点(特征)051

(一)世界交往是普遍的交往,具有不可抗拒性051

(二)世界交往是新式的交往,具有直接性052

(三)世界交往是东西方的交往,具有不平等性053

(四)世界交往挑战和机遇并存,具有双重性054

(五)世界交往中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交织,具有复杂性054

(六)世界交往进程本质上是人的解放过程,具有人本性056

六、世界交往的作用(影响)058

(一)世界交往与生产力的保存和发展互相促进058

(二)世界交往促成各民族间的整体运动059

(三)世界交往是形成世界历史的根本力量061

(四)世界交往造成世界范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和对抗062

(五)世界交往为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和革命提供条件063

(六)世界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和途径064

(七)世界交往为个人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066

第三章  对世界交往典型形式的深层解读——以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

为例069

一、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069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069

(二)世界市场的作用074

(三)世界市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勾连079

二、马克思对外贸易政策观探析084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和作用084

(二)马克思的自由贸易政策观086

(三)马克思的贸易保护政策观091

(四)马克思贸易政策观的启示095

第四章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中的空间意蕴098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099

二、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中的空间意蕴100

(一)世界交往促成资本空间的全球生产和布展100

(二)世界交往促成全球经济活动空间和规则的同质化103

(三)世界交往导致全球经济空间的等级、差序和断裂105

(四)世界交往导致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经济空间被剥夺108

(五)世界交往引发和放大全球虚拟经济空间的风险112

(六)世界交往促成人类理想的交往空间——共产主义的形成114

第五章  世界交往思想与全球化思想的共性119

一、生产力发展:世界交往与全球化的共同根源119

(一)大工业促成了经济领域的世界交往和经济全球化119

(二)大工业开启了世界交往和全球化手段和工具的革命121

(三)大工业创造了世界交往和全球化的结果——世界历史121

二、资本本质:世界交往与全球化的共同动力122

(一)资本是天生的国际派:世界交往和全球化的普遍性来自

资本的普遍性122

(二)资产阶级是人格化了的资本:世界交往和全球化的内在

动力123

三、世界市场:世界交往与全球化的共同载体124

(一)世界市场是全球生产关系的前提和承担者125

(二)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环境126

四、世界文学:世界交往与全球化的共同精神产品127

(一)世界文学的形成是世界交往和全球化的必然产物128

(二)世界文学形成过程也是西方文化对落后国家渗透和影响的

过程129

(三)世界文学是文化共性(世界性)和文化个性(民族性)的统一130

五、共产主义:世界交往和全球化的共同趋向131

(一)世界交往和全球化为共产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131

(二)资本主义的世界矛盾和全球化困境只能靠共产主义方式才能

解决132

(三)世界交往和全球化为埋葬资本主义培养了掘墓人133

(四)世界交往和全球化才能消灭“地域性共产主义”133

(五)世界交往和全球化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134

第六章  世界交往与三个重大理论问题136

一、世界交往:解读马克思晚年“跨越”设想的钥匙136

(一)“跨越”设想的提出136

(二)世界交往是“跨越”设想的钥匙和枢纽140

(三)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历史启示148

二、世界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150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150

(二)世界交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152

三、马克思世界交往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160

(一)世界交往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161

(二)资本主义的世界矛盾只有靠共产主义才能解决163

(三)世界交往造就了世界性的无产阶级167

(四)世界交往才能消灭“地域性共产主义”169

(五)世界交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72

第七章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176

一、世界交往:解读当代全球化的新视角176

(一)世界交往推进了全球化的形成176

(二)近代资产阶级的世界交往开启近代“全球化”进程179

(三)资本的世界扩张(交往)运动构成“全球化”的直接动力181

(四)资本主义的世界交往悖论是“全球化”双重价值的总根源183

(五)世界交往是实现“全球化”最终趋向——共产主义的前提

之一186

二、世界交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勾连190

(一)世界交往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190

(二)世界交往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193

(三)世界交往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200

三、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203

(一)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挑战203

(二)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207

(三)中国特色政治发展战略210

四、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安全:风险与应对216

(一)当前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217

(二)面对安全挑战:中国的应对之策220

五、全球文化交往与民族文化安全225

(一)文化交往全球化带给中国民族文化的机遇225

(二)文化交往全球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挑战228

(三)文化全球交往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229

六、文化交往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33

(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233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主要问题235

(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和策略237

七、马克思国际交往思想与中国“和谐世界”外交241

(一)马克思国际交往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41

(二)“和谐世界”视域下的中国“和谐世界”外交253

参考文献275

后记290

©  2008-2010 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市陆叁玖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1009151号
学术出版中心地址:武汉市书城路文秀街10号中石大厦A楼1号门6A层 网站:www.sjxscb.com 电话:027—86642699 Email:sjxscb@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