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所在位置:首页 >> 学界要闻 >> 图书分类 >> 社 科 
吴武洲 
《多面的现代性诉求——理解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的一种方式》 
出版日期:2013-7-12 17:38:05
页数:0页
价格:20.00元
ISBN:978-7-5100-6389-3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订购 | 打印

零散购书
内容简介  

专家推荐语:

以“现代性”理论研究中国现代话剧,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者视野开阔、资料掌握充分,某些问题的分析相当深入,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现代戏剧史的新视角、新方法。

——南京大学 董健教授

用现代性理论,重新梳理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话剧史,显示了作者敏锐的学术思维。

——复旦大学 吕新雨教授

全文内在思想一以贯之,思路清晰而深入,有气势、有新意。

——苏州大学 朱栋霖教授

作者对现代性理论有一种充分的和自信的把握,将这种最具西方化色彩的理论融入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文本和现象分析中,也产生了“不隔”的学术效果。

——南京大学 朱寿桐教授

从社会现代性演进的角度考察中国话剧的现代性演进,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上海戏剧学院 丁罗男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用现代性理论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进行了整体性的宏观考察,高屋建瓴地阐述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

本书将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话剧厘定为四种模式:晚清模式;五四模式;左翼模式;抗战模式,并揭示了这四种模式分别对应的内涵:现代性与传统精神意识的混揉、主体性的觉醒、乌托邦式的想像性建构、民族主义的宏大叙述。

本书在个案分析中,以曹禺作为研究对象,从“对个人的找寻”、“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探索”与“政治现代性”三个方面对曹禺的剧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也指出曹禺剧作在“人的现代性”与“政治现代性”之间有着难以弥合的间隙。全书思想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理论阐述与作品细读相结合,话剧史论和个案分析相结合。不仅对四个时段话剧的现代性演进作了宏观叙述,还对曹禺做了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在结构上独具一格。

作者简介:

吴武洲,男,1974年生,湖南省溆浦县人。200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另有散文、随笔、评论等近百万字见诸报刊。现居北京。

目录:

导 论 多面的诉求与单维的指向/1

一、现代性概念的复杂内质及中国语境下的界说/1

二、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的现代性状况及其主要模式/6

三、多极的摇摆与单维的向度/15

第一章 晚清话剧: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混揉与游移/17

一、话剧理论:初识、惊羡与创建/18

二、中与西的混揉:早期话剧(文明戏)的实践及其精神内涵/23

三、早期话剧现代性探索的开创性意义及反思/45

第二章 “五四”话剧:主体性的精神风标/50

一、婚姻自主与主体解放/51

二、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突围/56

三、个人意志的张扬/69

四、个人与民族:主体性的重合/73

五、探寻中的迷失:对于“五四”话剧得失的一种考量/75

第三章 左翼话剧:乌托邦式的想象性激情/83

一、左翼思潮与乌托邦的关系/84

二、城市:无产者的现世痛苦与彼岸想象/87

三、农村:困窘的生存与自赎的努力/100

四、历史:过去的面影与现实的影子/108

五、革命题材:乌托邦想象的激情实践/116

六、个人的缺席与集体话语的限度/121

第四章 抗战话剧:民族大义的宏大叙述/125

一、民族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127

二、民族主义旗帜下的多维话剧展演/131

三、民族主义庇护下的现代性努力及“工具论”的困境/159

第五章 曹禺剧作:现代性品格的全维演述/166

一、人的现代性:寻找“个人”与主体性的追问/167

二、生命存在的终极探索/177

三、政治现代性维面的选择与潜行/181

四、两种现代性难以弥合的间隙/193

结 语/198

跋:过往的学术时光总令我难以释怀/200

推荐
您可能对这本书感兴趣:
朱斌 等
《汉语复句句序和焦点研究》(《中国语学文库》,邢福义先生总主编)
   中国语学文库 语言学 汉语复句研究 朱斌 华中师范大学
韩晓宁
《传媒经济行为:策略与博弈》(《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丛书》)
   新闻传播学 传媒经济行为 韩晓宁 中国人民大学
柳倩月
《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 文艺学 柳倩月 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简介  
吴武洲

吴武洲,男,1974年生,湖南省溆浦县人。200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另有散文、随笔、评论等近百万字见诸报刊。现居北京。

©  2008-2010 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市陆叁玖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1009151号
学术出版中心地址:武汉市书城路文秀街10号中石大厦A楼1号门6A层 网站:www.sjxscb.com 电话:027—86642699 Email:sjxscb@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