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通过考察国家的决策偏好变化来解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决策偏好是国内行为体偏好的集合和博弈的结果。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及二者的互动构成了影响国内行为体偏好的决策环境。决策环境的变化使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发生变化,进而使国家的决策偏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发生变化。由此,本书提出了解释国家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分析框架,并聚焦于影响决策偏好的国际—国内互动(国际—国内权力互动、国际—国内利益互动和国际—国内规范互动)。最后,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检验了本书的理论假设。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001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003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006
一、正向国际制度行为    006
二、反向国际制度行为    008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009
一、案例研究方法    010
二、具体案例选择    011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014
第五节 主要观点与章节安排    016
第二章 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文献回顾、研究路径与分析模式    019
第一节 理性选择、决策偏好与外交政策分析    019
一、理性选择理论    020
二、决策偏好理论    022
三、对外政策分析    024
第二节 研究路径选择    026
一、国际关系研究路径综述    027
二、古勒维奇“颠倒的第二意象”:国家行为“国际因素”
   影响研究的兴起    031
三、从卡赞斯坦到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    034
四、从普特南到米尔纳:双层博弈模型的发展    037
第三节 研究议题和发展趋势    040
一、关于国家国际制度行为的研究    041
二、国际制度、国际规范国内化机制研究    043
三、国家国际制度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046
本章小结    048
第三章 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049
第一节 国际体系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    050
一、国际关系系统理论的发展    050
二、国际体系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    054
三、对主流国际系统理论的系统批判    058
第二节 国内政治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    061
一、解释国家对外行为:从国际分析方法到官僚政治分析方法    062
二、国内结构的提出    064
三、影响国家国际制度行为的国内因素    066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国家国际制度行为    068
一、决策偏好与理论假设    068
二、分析框架    073
本章小结    076
第四章 案例分析: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    078
第一节 国际政治环境与加拿大批准《京都议定书》    080
一、《京都议定书》    081
二、加拿大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和行为    083
第二节 国内政治与加拿大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和行为    087
一、加拿大国内政治结构    087
二、国内行为体与国家决策偏好    090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加拿大国际制度行为变化    093
一、加拿大国内反对《京都议定书》力量的增长    093
二、加拿大利益集团的偏好变化    095
三、加拿大政府决策偏好的改变    098
本章小结    102
第五章 案例分析:俄罗斯加入WTO    104
第一节 俄罗斯与国际贸易制度:从反对到加入    106
一、国际贸易制度:从GATT到WTO    106
二、苏联/俄罗斯对国际贸易制度的态度和行为    110
三、解释苏联/俄罗斯国际贸易制度行为:决策偏好为何重要?    112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政治结构的变化    115
一、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确立    116
二、利益集团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119
三、俄罗斯国内公民社会的形成    122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俄罗斯加入WTO    124
一、俄罗斯政府的国际贸易制度行为及其决策偏好    125
二、俄罗斯国内社会行为体对俄罗斯加入WTO的偏好分析    129
三、加入WTO:俄罗斯政府决策偏好的形成及其行为    130
本章小结    136
第六章 结 论    139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主要结论    139
一、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    140
二、决策偏好为何重要?    141
三、主要结论    142
第二节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144
附录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146
附录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65
参考文献    226
后 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