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知名教授陈海庆教授几十年来的辛勤耕耘,几十年来的学术积累换来了今天的硕果累累。《理解与互动:语篇语用意义阐微》一书无疑是语用学这条星河中一颗耀眼的星星。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和第二章着重阐释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关系、语篇概念、语篇功能及其特征。第三章论述了语用学产生的背景、理论与定义,评述了从“语言学转向”到“语用学转向”过程中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语言“意义”探索之历程。第四章以语用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相关哲学理论为指导,主要对语篇连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探讨了语篇交际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信息性的作用与特征,阐明了语篇信息组织、传递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指出了语篇语义信息、语用信息和联想信息传递、理解与接受的机制和方式。第七章着重从言语行为的互动观出发,论述了会话语篇和文学语篇说者与听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取效效果。在第八章中,陈教授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国内医疗机构中的医患会话语篇进行了分析,其内容涉及医患会话语篇模式,医患会话互动机制以及医患交际中通过言语行为体现出来的权势不对称关系。第九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语篇的取效效果问题:①运用修辞学理论和方法对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②以中西方诗歌“意向”理论为指导对中英诗歌中的“自然”意向进行了对比研究;③从语篇对比分析的角度对文学语篇翻译的会话分析及其语用翻译进行了探讨。
本书是陈教授多年来对语用语篇分析的思考和研究,其中的很多观点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同,有些观点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或讨论。有了春的播种,才有秋的收获;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陈教授先后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以及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翻译英语文学名著5部,主编外语教学书籍多部。丰硕的学术成果与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
在编校此书的过程中,陈教授和我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是在此书的编校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一词的真正含义,以及“人格魅力”一词的意义所在。大到学术观点表达的精准性,小到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性,陈教授可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核对封面文字时,书脊处的书名《理解与互动:语篇语用意义阐微》少打了一个“与”字,陈教授核查后立马打来电话,及时纠正了这个严重的错误。和陈教授交流学术思想的过程中,我感觉不到将军式的咄咄逼人,更多的是作为长者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作为学者的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作为师者的虚怀若谷、兢兢业业。初审完毕后,我把修改意见发给陈教授,他及时做了回复,信的开头写道:根据你的要求,我对相关事项做了修正……我清楚地记得:在脚注格式体例统一的过程中,陈教授就英国作者名的书写格式这一问题给我做了详细的讲解。起初我没听懂,他不厌其烦,再次讲解,直到我弄明白。另外,还有一件事触及了我的灵魂,让我今生难忘,每每想起不禁潸然泪下!在寄书的过程中,因物流公司拖拖拉拉,延误了送书时间,本应7月26日到货,结果 7月28日包裹才到大连。我向陈教授谎报了寄书时间。陈教授知晓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宋焱啊,晚几天寄书也没事,做人最重要的是诚信啊!不诚信做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可能长久啊!在以后的相处中,陈教授不计前嫌,并对我的编辑工作加以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也是在和陈教授的交往过程中,我对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12年10月12日至14日,陈教授将在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语境与语境化”。我作为本书的编辑代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学术出版中心全体员工预祝大会圆满成功!